五鄉地


#五鄉地 Google Earth飛覽 KML

五鄉地(義大利語:Cinque Terre)又稱五漁村,位於義大利利古里亞大區(Liguria)拉斯佩齊亞省海沿岸地區,是濱海蒙特羅索(Monterosso al Mare)、韋爾納扎(Vernazza)、科爾尼利亞(Corniglia)、馬納羅拉(Manarola)及里奧馬焦雷(Riomaggiore)等五個村鎮的統稱。1997年,五鄉地和韋內雷港(Portovenere)、帕爾瑪利亞島(Palmaria)、提諾島(Tino)、提內托島(Tinetto)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9年被闢為國家公園(Parco Nazionale delle Cinque Terre)。

閱讀全文〈五鄉地〉

孟克美術館


#舊孟克美術館 Google Earth環繞飛覽 KML

孟克美術館(Munch Museum)是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的一家美術館,設立於1963年,是為紀念孟克(Edward Munch)誕辰100週年而成立的美術館,館內陳列的全是這位畫家的作品,由於他生前並不出名,留在身邊的作品非常多,因此,他過世後捐贈給奧斯陸市政府的作品數量可說非常龐大;後來這些作品就放置在這座美術館中,包括繪畫、素描、筆記、照片等,其中以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呈現孟克迥然不同的心境與繪畫上的轉折,最受人注目。

閱讀全文〈孟克美術館〉

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外部的 Google Earth 飛覽 KML

羅馬競技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又譯作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科洛西姆或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拉丁語: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現今義大利羅馬市的中心。羅馬競技場是卵形的橢圓形劇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磚飾面的混凝土。

閱讀全文〈羅馬競技場〉

利曼24小時耐力賽


#利曼24小時耐力賽的Google Earth 飛覽 KML

5、6天前才看到有則新聞”利曼24小時耐力賽今晚開始!台灣車隊秀國旗 中國不播了”,當時沒有時間來想這件事,這兩天才想說來理解一下,結果是新聞已更新為”台灣車隊賽前換上奧會旗”、”台灣車隊分組第7完賽”等等,Anyway,難得有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真正”賽車”總總,我還是想要用Google Earth來現場實地飛覽一下。

閱讀全文〈利曼24小時耐力賽〉

雪儂梭堡


#雪儂梭堡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一后指的是雪儂梭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雪儂梭堡是羅亞爾河城堡中最充滿浪漫情調的一座,雪儂梭堡從1513年建城以來,歷代主人都是女性,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城堡內外盡顯典雅氣質。雪儂梭堡最特別的是它的廊橋,由橫跨在河流上的廊橋連結城堡左右兩翼,讓雪儂梭堡就像是一座水上城堡一般,優雅浪漫的身姿,令人過目難忘。

閱讀全文〈雪儂梭堡〉

香波爾堡


#香波爾堡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羅亞爾河(Loire)是法國最長的河流,發源於塞文山脈,流程1,020公里,流域面積12.1萬平方公里。該河先向西北流至奧爾良,折向西流,經過都爾、昂熱,至南特形成長55公里的河口灣,最後在布列塔尼半島南面注入大西洋比斯開灣。主要支流有阿列河、謝爾河、維埃納河。通過運河連接塞納河、索恩河。流域主要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上游經過中央高原,有很多峽谷,水力豐富。奧爾良以下,流經河谷平原。兩岸有聞名世界的羅亞爾河谷城堡群(Châteaux de la Loire),並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香波爾堡〉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之一 KML

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 de Versailles;英語:Palace of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省會凡爾賽。於1682年至1789年由太陽王路易十四建造,在此期間超越了巴黎成為了法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都。凡爾賽宮有著寢宮、花園、美術收藏庫、辯論場、劇場、情報中心和政治會議室等諸多功能,是一座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宮殿,以金色、藍色和粉橘色為主基調,傾其所能表現「絢爛豪華的奢侈美」,這種風格被後世稱為「巴洛克」風格,不過在其後任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末期和整個路易十六時期,還加入了一些甜美少女風格「洛可可」裝飾。到了20世紀以後,法國因為進入共和政府,皇室被廢除,於是改建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一躍成為世界知名景點建築和人類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凡爾賽宮〉

阿爾比主教座堂


#阿爾比主教座堂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阿爾比主教座堂(法語:Cathédrale Sainte-Cécile d’Albi)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比最重要的宗教建築,天主教阿爾比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最初建於4世紀,666年被大火摧毀,920年恢復。13世紀改建為羅曼式石砌教堂[1] 建於1282年至1480年,當時卡特里派被「阿爾比十字軍」鎮壓,造成巨大的生命損失。屠殺之後,阿爾比主教座堂堡壘般的外觀,表現基督教信仰的權力和權威。

閱讀全文〈阿爾比主教座堂〉

波爾多主教座堂


#波爾多主教座堂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波爾多聖安德肋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ndré de Bordeaux)是法國城市波爾多的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波爾多總教區的主教座堂,1096年,教宗烏爾班二世祝聖了這座教堂。最初的羅曼式建築只保存了中殿的一面牆。王者門建於13世紀初,其餘部分則建於14-15世紀。該建築列為法國的國家紀念物。

閱讀全文〈波爾多主教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