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閎建築劇場


『王大閎建築劇場』街景遊覽

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有棟建築物,現在名稱叫『王大閎建築劇場』,這是王大閎建築師原位於建國南路巷弄內自宅的復刻版,也是王大閎在台灣開業的第一個作品,同時是他「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品的濫觴。後因地權不在而毀,但卻成為台灣建築史上之瑰寶。拆除前,更是台灣建築系學生必朝聖、見習之地;拆除後,成為建築業界必研究之典範。。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重建於北美館南側的美術公園,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

閱讀全文〈王大閎建築劇場〉

空拍北海岸 基隆嶼<->燭台嶼


北海岸空拍360環景(一)

上回製作「北海岸」時,沿線蒐集了約20張空拍環景,因數量很多,也只能以順序播放的方式來呈現了。這些空拍環景大多可以用單張區間播放的方式來飛覽,但多次重覆地用同一種方式來製作會令人意態闌珊,喜歡創新的我思索再三,或許結合多張空拍環景來延伸飛覽應該也是不錯的想法。

閱讀全文〈空拍北海岸 基隆嶼<->燭台嶼〉

翡翠水庫


翡翠水庫空拍360環景

翡翠水庫是台灣臺北都會區的主要水庫,位於新店溪支流北勢溪之上,距臺北市區約30公里。主要配合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為台北市全境及新北市新店區、永和區、中和區、三重區、汐止區部分地區供水。庫區範圍涵蓋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與坪林區,總容量約4億6百萬立方公尺,為臺灣第二大,僅次於曾文水庫。集水區範圍則涵蓋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與雙溪區,總面積303平方公里。

閱讀全文〈翡翠水庫〉

野付半島


野付半島空拍環景

野付半島是由沙洲、濕地組成,標津川排放出的泥砂順著海流堆積而成,全長 26 公里是日本最大的沙嘴島,就像在道東根室海峽和野付灣躍出的大蝦。由於地形屬於狹長彎曲狀,從沿岸車道兩側都可以看見大海,是故也有人說開車到野付半島,就像開上跨海大橋一般,可以觀賞 360度無死角的絕景,更有「北方天橋立」之稱。

閱讀全文〈野付半島〉

再訪雲門

<
淡水雲門空拍環景

我常在想,我透過Google Earth/Map的「虛擬旅遊」方式來環遊世界的過程,就有點像作生意一樣,「舊雨新知」都要顧及,對我來說,Follow朋友們在世界各地的旅遊,這「新知」就可源源不絕,尤其是今年疫情過後,國外旅遊大爆發,我認識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前往歐美旅遊,有這麼多的「場域」任我遨遊,很多旅遊「創意」或「技術」就會應運而生。

閱讀全文〈再訪雲門〉

東北角海岸(北段)


東北角海岸(北段) 環景

以前經常去九份,朝東北望去,山海交錯、灣岬相間的美景一直縈繞心頭,除了很容易確認孤立於海上的基隆嶼外,那一排排突出的海岬常弄不清楚是那個岬角,前兩天偶然發現在基隆山東側海邊有一張空拍街景圖,拍的角度剛好可以北望基隆嶼,往南可看到鼻頭角,這張環景圖除了基隆嶼端接圖有點暇疵外,其它都拍的頂好的,陽光正好,不如就來趟東北角一日「虛擬旅遊」吧! 首先當然得先來個「空拍環景飛覽」了。

閱讀全文〈東北角海岸(北段)〉

石梯坪


石梯坪 Google Earth飛覽KML

石梯坪是台灣東海岸一處旅遊景點,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以北約2公里處,因地形呈梯狀而得名,附近則有一座石梯漁港是台灣賞鯨的發源地。石梯坪的海岸線深受海水侵蝕而變化,其所隆起的突岬,長年的侵蝕形成海蝕階梯,以及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崖及大小壺穴等,形成了這個獨特「戶外地質教室」。

閱讀全文〈石梯坪〉

阿里山林業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 Google Earth飛覽KMZ

阿里山林業鐵路(官方簡稱阿里山林鐵,舊稱阿里山森林鐵路,又別稱阿里山鐵路、阿里山小火車)為臺灣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系統,亦是臺灣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阿里山森林鐵路」也是18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該鐵路乃是日治時代為了將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林木向外輸送而建設;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成為該鐵路的主要功能。整個系統主要有一條起點自嘉義市嘉義車站、終點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阿里山車站的主線,以及眾多遍佈阿里山山區的林場線所構成。

閱讀全文〈阿里山林業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