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


#羅浮宮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我在1990年8月参觀過羅浮宮,那時的羅浮宮剛在前一年的1989年整修後重新開放,人潮洶湧,當然蒙娜麗莎是眾人首選,但我記憶最深刻的反倒是進金字塔後要下到地下樓的那座螺旋樓梯環繞著柱形的開放式電梯,因為是重要人士或者是身障人士專用,我不能搭,但因為從沒看過這麼先進的設備,我記得我佇足許久的在研究到底這是怎樣的結構。另外,由於參觀的動線感覺就是在地底下活動,讓我產生了許多困惑,資料提到羅浮宮曾是皇宮,後來改為博物館,但怎麼可參觀的館藏都在地下呢?

閱讀全文〈羅浮宮〉

龐畢度中心


#龐畢度中心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龐畢度中心(法語:Centre Georges-Pompidou)全名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是一棟座落於法國首都巴黎第四區的複合建築,位於蒙特吉爾街、瑪萊區及雷阿爾區附近,龐畢度中心也是一棟高科技建築。 龐畢度中心內部包括公共資訊圖書館、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與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

閱讀全文〈龐畢度中心〉

新凱旋門


#新凱旋門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新凱旋門(法語:Grande Arche,意為「大拱門」),全名拉德芳斯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Arche de la Défense),是法國首都巴黎西部拉德芳斯商業區的一個地標建築,位於巴黎著名的歷史軸線西側末端(與凱旋門距離約4.8公里),與艾菲爾鐵塔成為法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建築之一。

閱讀全文〈新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巴黎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獅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十七區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閱讀全文〈巴黎凱旋門〉

梵蒂岡


#梵蒂岡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梵蒂岡城國,通稱梵蒂岡(Vatican)或梵蒂岡城(Vatican City),是由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 – 聖座直接統治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面積僅0.44平方公里)。其領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也是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朗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築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梵蒂岡〉

布拉格歷史中心


#布拉格老城區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布拉格(捷克語:Praha;德語:Prag),是捷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歐盟第十四大城市,也是歷史上波西米亞的首都,位於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該市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與周邊國家的聯繫也相當密切(特別是在地理上恰好介於德國柏林與奧地利維也納這2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中間)。

閱讀全文〈布拉格歷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