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外部的 Google Earth 飛覽 KML

羅馬競技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又譯作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科洛西姆或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拉丁語: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現今義大利羅馬市的中心。羅馬競技場是卵形的橢圓形劇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磚飾面的混凝土。

閱讀全文〈羅馬競技場〉

納斯卡線


飛往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Nazca Line,西班牙語:Líneas de Nazca)是位於秘魯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也可稱之為地畫 Geoglyphs),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85公里(53英里)的高原,在納斯卡鎮與帕爾帕市之間。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雖然有些地方的人體石刻是以帕拉卡作為主題,但是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是納斯卡文明於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綫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貓。它們於 1994 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閱讀全文〈納斯卡線〉

天空之鏡


#從1萬6千公里的高空飛往天空之鏡 KML

在Google Earth上要俯瞰完整的南美洲,高度大約得要爬升到1萬6千公里的高空,在此視野下,南美洲大地大概只分辨得出兩個區域,絕大部份是綠色,以及西邊一條狹長土赫色的安地斯山脈,但就在安地斯山脈的中間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有一個白斑,這是什麼地方呢?不如我們就花個幾秒鐘飛到現地來探個究竟,原來這是被稱為「天空之鏡」的烏尤尼鹽湖。

閱讀全文〈天空之鏡〉

利曼24小時耐力賽


#利曼24小時耐力賽的Google Earth 飛覽 KML

5、6天前才看到有則新聞”利曼24小時耐力賽今晚開始!台灣車隊秀國旗 中國不播了”,當時沒有時間來想這件事,這兩天才想說來理解一下,結果是新聞已更新為”台灣車隊賽前換上奧會旗”、”台灣車隊分組第7完賽”等等,Anyway,難得有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真正”賽車”總總,我還是想要用Google Earth來現場實地飛覽一下。

閱讀全文〈利曼24小時耐力賽〉

第五大道


#紐約第五大道的Google Earth 環繞飛覽 KML

前兩天在作飛覽中央公園時,對於園區內中間東側有個面積頗大的建築物很好奇,因為在Google Earth Web上並無標示,只好到Google Map上來查,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主要入口是位在第五大道上,我還看到同樣在第五大道上還有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以及貝聿銘主持設計的”西奈山醫院古根漢展館(Guggenheim Pavilion of Mount Sinai Hospital) “等等,我也想到公園以南的第五大道又是全世界最繁華、最名貴的一條街,頓時對於第五大道充滿興趣,想到何不透過Google Earth來好好探索呢?

閱讀全文〈第五大道〉